手機注冊或綁定手機,可免費播放5道試題。
登錄
注冊
意見反饋
意見詳細錯誤描述:
確 定
全部
視頻講解
文字解析
公式快捷輸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π
α
β
γ
θ
λ
μ
ρ
∫
ω
?
Ω
?
ξ
△
⊥
∥
∠
☉
↑
↓
⌒
問題谷
首頁
作業書
視頻題庫
課程
試卷
學習軌跡
購買課程
中考數學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學
高考數學
課程包月(非題)
課程包半年(非題)
課程包年(非題)
當前位置:
首頁
>
視頻題庫
九年級
化學
人教版
年級
六年級
七年級
八年級
九年級
學科
數學
數學
數學
物理
化學
數學
物理
化學
版本
魯教五四
人教五四
人教版
北師版
冀教版
華師大版
蘇科版
滬科版
魯教五四
青島版
湘教版
人教五四
人教版
北師版
冀教版
華師大版
蘇科版
滬科版
魯教五四
青島版
湘教版
人教五四
人教版
北師版
蘇科版
滬科版
教科版
魯教五四
滬粵版
魯教五四
人教版
北師版
冀教版
華師大版
蘇科版
滬科版
魯教五四
青島版
湘教版
人教五四
人教版
北師版
蘇科版
滬科版
教科版
魯教五四
滬粵版
人教版
科粵版
滬教版
魯教五四
緒言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緒言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課題3 走進化學實驗室
第一單元綜合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題1 空氣
課題2 氧氣
課題3 制取氧氣
實驗活動1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第二單元綜合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課題2 原子的結構
課題3 元素
第三單元綜合
第四單元 自然界的水
課題1 愛護水資源
課題2 水的凈化
課題3 水的組成
課題4 化學式與化合價
第四單元綜合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第五單元綜合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課題1 金剛石、石墨和C60
課題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實驗活動2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第六單元綜合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
課題1 燃燒和滅火
課題2 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
實驗活動3 燃燒的條件
第七單元綜合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課題1 金屬材料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課題3 金屬資源的利用與保護
第八單元綜合
實驗活動4 金屬的物理性質和某些化學性質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1 溶液的形成
課題2 溶解度
課題3 溶液的濃度
第九單元綜合
實驗活動5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
第十單元 酸和堿
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第十單元綜合
實驗活動6 酸、堿的化學性質
實驗活動7 溶液酸堿性的檢驗
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
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
課題2 化學肥料
第十一單元綜合
實驗活動8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第十二單元 化學與生活
課題1 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課題2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
課題3 有機合成材料
第十二單元綜合
題型
全部
選擇
填空
解答
難度
全部
基礎題
中檔題
難度題
共計
429
道相關試題
1.
我國在世界上首先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生產出了一種無毒、阻氣、透明、全降解塑料——二氧化碳聚合物。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生產該聚合物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減緩溫室效應
B.
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廉價資源生產全降解塑料
C.
該塑料可廣泛應用于醫藥和食品包裝、一次性餐具等方面
D.
二氧化碳聚合物就是固體二氧化碳
2.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碳,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上海世博會采用
1000
余輛新能源汽車充分體現了 “低碳”理念。汽車能源更新歷程如下:
(
1
)汽車用汽油、柴油作燃料,不完全燃燒,會生成________、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和煙塵等空氣污染物。通常用催化轉化方法處理尾氣,其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2
CO+
2
NO
2
CO
2
+X,其中“X”的化學式為_______。
(
2
)最近,某市有千余輛公交和出租車完成了油改氣(汽油改天然氣),使人們出行越來越“低碳”,也為降低_______效應做出了有益貢獻。
3.
吸煙有害健康。科學實驗證明香煙產生的煙霧中至少有
300
多種化合物對人體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為了檢驗香煙煙霧中是否存在CO
2
和CO,在對煙霧進行適當處理后,依次通過足量的以下試劑:①澄清石灰水;②濃硫酸;
③灼熱的黑色CuO粉末。發現①變渾濁,③由黑色變成紅色。試回答:
(
1
)①變渾濁的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煙霧中是否存在CO?做出此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4.
如圖所示是煤在煤爐中燃燒的剖面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
1
)寫出爐膛內A段發生反應產生藍色火焰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2
)寫出爐膛內B段可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3
)封閉不嚴的煤爐在緩慢燃燒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劇毒氣體一氧化碳,請制定出對這種煤爐的防毒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圖是三支高度不同燃著的蠟燭,當用一個透明的大燒杯倒扣住三支燃著的蠟燭時:
(
1
)你所觀察到的現象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請你解釋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空氣中CO
2
濃度的持續走高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不僅要努力減少CO
2
的排放,還要盡快想辦法清除空氣中過多的CO
2
。為此,他們設想了一系列“捕捉”CO
2
的方法。方法
1
:一些科學家利用太陽能加熱的反應器“捕捉空氣中的CO
2
,如下圖所示步驟二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7.
天然氣作為燃料已進入千家萬戶,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學式),它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
2
和H
2
O,如果它不完全燃燒會生成什么物質呢?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此展開探究:[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________(填化學式),可能有CO
2
和CO。[實驗探究]該小組同學將生成的混合氣體,依次通過如圖所示裝置,驗證猜想。[現象與結論]
(
1
)觀察到A中________,證明混合氣中有CO
2
。
(
2
)C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
3
)觀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變成________色,證明混合氣中有C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交流討論]
(
4
)小武認為從E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也能推斷出混合氣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
5
)小文則提出:從環保的角度看,此裝置有一個不足之處,你認為是________。
8.
A、B、C、D、E、F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C是生命的源泉,常溫下為液態;F有毒,能與血紅蛋白結合.
(
1
)寫出B的化學式________;E的化學式________.
(
2
)請寫出C→B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
3
)請寫出D→F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9.
如圖裝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棉花會變藍
B.
粗銅絲的移動能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C.
產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
能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10.
請分別寫出下列三個化學實驗得出的結論;
實驗A:________實驗B:________實驗C:________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尾頁
共43頁
伊人在线4